几个月前我们做了一期Intel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桌面端和移动端的大乱斗,然而一个月后Intel就推出了更强的移动版处理器Alder Lake-HX,把移动处理器的性能天花板再往上抬高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期的大乱斗。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张疑似英特尔i9-12900K的CPU-Z跑分截图。锐龙9 5950X是AMD现役锐龙5000系列台式机处理器的旗舰型号,它依旧维持在了16核心、32线程的水平,最大加速频率高达4.9GHz,相比上代锐龙9 3950X提升了0.2GHz。
AlderLake-S是英特尔首批大规模量产的10nm桌面版处理器,此前称之为10nmEnhancedSuperFin,这对英特尔来说意义重大,标志着其在轻薄本、游戏本、服务器、台式机等所有产品线都完成了工艺制程与微架构的全面换代,14nm和Skylake两位老朋友将彻底告别舞台...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Intel真的在10月就把Alder Lake-S拿出来了,11和12这两代桌面处理器之间才隔了7个月,这也是Intel更新得最快的一次了,之前的记录是2017年推出的第7代与第7代,中间也隔了10个月。
在X86处理器市场,英特尔长期霸榜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AMD在推出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后有所好转,但是有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两个季度里,AMD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34.3%,英特尔则以65.6%的份额再次远远抛开了AMD。
自12代酷睿处理器发布之后,许多的游戏玩家陆续转投到12代酷睿的怀抱了,毕竟这一代处理器可以说是英特尔近年来超级强的一代,高性能混合架构的加入,让其无论是游戏性能,还是多任务协同处理能力,甚至是内容创作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
如果不是特殊的用途,比如什么软路由、NAS啥的,一般来说一台电脑的CPU要是不到500元,那基本上也没办法保证正常的流畅运行了,就算是你勉强装起来现在还能勉强用,但应该没有谁的电脑只想用一年,到明年这个时候软件的更新再加上电脑里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必然会导致卡顿,所以说最低限度也得考虑大概500元以上的处理器了。
受经济形势以及显卡、SSD等硬件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用户装新电脑对于性价比和实用性更为看重。在此前提下,12代酷睿i5的两款产品——i5-12600KF和i5-12400F凭借不错的游戏性能和实在的价格,在近期的装机市场上可谓是风头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