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308“大运之舟”项目地处开发区扬子津街道,毗邻千年古刹高旻寺与古运河,项目总用地面积78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米,计划总投资11.5亿元。项目以“扬帆起航的舟舰”形态,呈现集商业盒子、特色街区、剧场演艺等多种建筑形态于一体的三层立体文商旅空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成沫【人物名片】 方学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方学斌和《大运之舟》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仙城北路的“仙女镇文体活动中心”,建筑外表已有年头,内里却“大有乾坤”,这里是扬州非遗博览馆,集合展示了十多位非遗大师的
来源:国际在线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因《尚书·禹贡》“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扬州,感受这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怎样以运河为纽带,实现生生不息发展的。
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随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三湾风景区、七河八岛、瓜洲古渡、文汇阁等众多扬州的标志性文旅场所火爆出圈,扬州正依托文化、非遗、美食等资源优势,向更多人展现“世界运河之都”扬州的古城新气象。
【来源:江苏省文旅厅_焦点新闻】近日,扬州文旅陆续捧回10项“国字号”荣誉,充分彰显了扬州文旅澎湃活力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集中展示了扬州市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互动并进的最新成果。影视基地崛起,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
今年“‘食’‘泉’十美品扬州”文旅消费推广季期间,扬州联动全域旅游资源,聚焦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冬游扬州”策划推出“共赏夜市千灯”“共赴青春之约”“共品珍馐美味”“共享弦歌雅乐”“共览千年古城”“共度团圆新年”6大主题近200项文旅活动,其中重点活动50余项。
扬州影视基地与多家知名影视制作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文旅融合案例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扬州明清古城文旅提升项目入选2024年度长三角文旅产业重大项目……一系列成果彰显了扬州文旅澎湃活力和文化产业动力,集中展示了扬州市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
【来源:江苏省文旅厅_焦点新闻】元宵佳节,作为承载团圆与和谐寓意的中国传统节日,今年在扬州掀起了一场欢乐的文化盛宴。扬州多家景区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市民、游客一同欢庆新春。瘦西湖景区活动精彩纷呈。
对于从事文旅行业的人来说,假期则意味着更加忙碌。这个春节,蜀冈—瘦西湖景区再次迎来客流高峰,辖区内各大景点、文旅企业积极作为、开足马力,在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来扬游客安心、舒心游玩提供最好的服务与环境,推动扬州文旅市场迎来 “开门红”。
【来源:江苏省文旅厅_焦点新闻】近年来,扬州市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秉持创新理念,积极推动文化旅游项目更新、业态出新、场景上新,不断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数字化转型。
今天(2月18日)上午,记者在经开区GZ308“大运之舟”项目施工现场看到,300多名工人奋战在地下室施工等工作面,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记者了解到,整个项目沿运河而建,将打造一艘巨船造型的建筑,从空中俯瞰,船身船尾的部分单体已经率先完成封顶。
当下,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之一,已逐步从传统景区场馆的揽客“标配”,华丽转身为打造城市文旅IP的“神兵利器”,它凝练了一城一地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色,让静态景观和传统故事“活”起来,从而生长出全新的文旅空间,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天,在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之际,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本报联手全国运河沿线9家媒体一起联动推出“你好,中国大运河!”系列策划报道。
记者从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全市文旅市场活力涌动,呈现出年味足、人气旺、消费热、主客共享、游客满意度高等特点,迎来蛇年“开门红”。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10.5%。上午,记者来到瘦西湖景区看到,很多游客选择错峰出游来到扬州,旅游热度依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