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吴为山创作了雕塑《使命》,他在创作感言中写道:“该雕塑塑造了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女军医,以庄严的行礼,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由内心涌动的神圣使命感。她是所有白衣战士的形象代表,她是众志成城、不辱使命的伟大精神的纪念碑!”吴为山《使命》 雕塑 2020年中国美术馆首批
“我们2月4日接到通知,5日凌晨抵达武汉,进行简短培训后就投入到了武汉东西湖客厅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中。截至3月8日共收治病人243人,其中99人治愈出院,143人转出,承担咽拭子工作853人次。通过努力工作,我们做到了收治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这是一座满溢着苦难、悲伤与坚定的丰碑。近日,一座极具创意却令人泪目的纪念碑照片在网络流传并引发热议。两块碑前,一名医护人员掩面抱膝坐在皑皑白雪中,碑体上写着:“从事医生这份执业,是一项壮举,因为它需要无私的奉献,纯洁的灵魂,崇高的思想……”人们在纪念碑前放置了鲜花。
艺术家惯常用孩子、少女、母亲来赞美生命,而87岁的广州美院教授、雕塑家曹崇恩用了截然不同的形象——老妇人,同时在艺术长河中也是象征着祖国母亲,她拥有古老文明,历经苦难坎坷、风霜雨雪,却仍拥有强大和庄严的生命力,她的历史与当下,将给予中华儿女一个伟大的见证及无穷的力量。
2020年,97岁的他又创作了一幅画作《中国人活得有气势!》支持武汉人民。长江日报6月18日北京讯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长江日报记者6月18日在现场看到展出有多幅抗疫主题作品,以及袁隆平、钟南山院士的雕塑。
浮雕《众志成城》怪奇公社3月3日消息:雕塑,是艺术作品创作中,创作成本高、难度大的一个门类。周长青抗疫浮雕创作中年过6旬的周长青,家住宜都市陆城街办车家店村一组三合院,从事雕塑艺术40余年,因“身残不堕凌云志,手巧能把锦绣织”的毅力和技艺,以及“3小时泥塑真人像”绝技,被业界誉为
分别创作了时代楷模雷锋、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抗疫英雄钟南山、李兰娟的塑像,并将其赠送校园、武汉好人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地,大力宣传好人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史宝银,河南省档案局接收征集处一级调研员李建敏,河南省档案馆主任科员邢亚楠,国家中医医疗队河南队队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闫东升,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书协副主席、国展评委耿自礼,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主任杨翔飞,
近日某学校给钟老立个雕像并邀请钟老前去揭幕,这一事件引发热议。支持者把钟老奉为民族英雄,旨在弘扬钟老在非典和新冠疫情防控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号召学生学习钟老这种奉献精神。不过这也引来一些反对声音,说什么生不立像,或直言钟老此事有些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