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发改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长傅左义(右)观看杨云辉(左)侍弄蜜蜂。红网时刻常德4月21日讯(通讯员 胡龙汇 陈正义)2023年4月12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一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春光明媚,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市金兰镇宝石村,村民卢勇是当地有名的养蜂人。卢勇从小接触蜜蜂认识蜜蜂,在外地打工期间发现原生态土法养殖的蜂蜜售价高,经济效益好,2014年卢勇花钱在福建学习养殖蜜蜂技术回到家乡,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蜜蜂养殖,卢勇将诱蜂木桶安放在大岩洞崖壁上,利用天然的岩洞“守株待兔”,让野生蜜蜂来此“安家”酿蜜。
黑龙江省东宁县大肚川镇老城沟村的祖炳文夫妇,从1995年开始养蜂,20年来靠养蜂致富,每年只养蜂一项收入近2万元。他们的蜂箱从最初的10几箱,发展到现在的120多箱。据了解,东宁县现有蜂群2万2千多群(箱),300多户靠养蜂富了起来,总收入超过400万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这说明某一地方环境造就了某一地方的人,或者说某一地方的人利用了地方的特点创造了适应环境的生活生存方式。辽东本溪县有着良好的植被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一特点,为祖辈流传下来的养蜂技艺创造非常好的条件,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地方的农户家在养着蜜蜂。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全村被群山环抱、树木葱茏、百花常开,森林覆盖率高达86%,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养蜂胜地。在这里,每家每户都养蜂,大概三五群不等,不过说起养蜂,在大家伙口中,只有李国生才是村里的“蜂王”。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任忠诚)在鹤峰县潼泉村三组的深山之中,有一位名叫罗国之的64岁老人,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勤劳的双手,开拓出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罗国之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山坡岩下的空间,养蜂近100箱。经过精心照料,年产蜂蜜1500多斤,收入高达15万多元。
王源博,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榆树乡苟店村党支部书记。他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养蜂,可是一直没有把养蜂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他20岁出头接手后便一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蜂场的养蜂规模由当初的十多箱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箱。
夏日的和政,无论是山间地头,还是森林草场到处都洋溢着百花香,山之甘露宇凝香,健康久久醇色藏。近日,当记者来到新庄乡半截峡风景区,对面山坡上别样的风景引人注目,原始的木栅栏围起几十只箱子,错落有致的排放在栅栏里面,在村书记的带路下,记者探访了这“神仙”居住的地方。
金秋时节,正是蜜蜂采蜜的好时光。在重庆市黑山谷有一位养蜂人,他坚守深山十余年,以花为媒,以蜂为伴,刻苦钻研养蜂技术,酿造优质蜂蜜,在养蜂事业上不断耕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专家”。这位养蜂人名叫王飞,1973年出生,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南桐镇营寨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