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郑佳颖 通讯员 傅天颖 任少凡已渐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雨量不断增加,一些有害生物开始快速繁殖活跃。蚊子是夏季最困扰大家的生物之一,我国以按蚊、库蚊、伊蚊3个属的蚊种数量最多。
文|科学虫洞以前夏天最喜欢的,就是搬张凳子坐在树荫底下乘凉,大口啃着西瓜,就跟神仙一样惬意。但后来“花蚊子”越来越常见,能安详乘凉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今年的夏天即将来临,随着天气升温而出现的,就是吸血蚊虫了。其中最让国人害怕的,正是这些花蚊子,比普通蚊子更毒。
进入立秋节气,阳气渐收,加上连日雨天,依然要警惕蚊子叮咬,预防登革热。8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詹文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播登革热的主要是伊蚊,即俗称的“花蚊子”。詹文青说,蚊子寿命短,要在夏秋季节储备营养以产卵越冬,于是叮人更频繁。
■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黄澜 通讯员 黄诗颖五一旅游大幕即将开启,随着气温升高,各类蚊虫开始增多,各种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假期出游,民众在赏美景、品美食同时要注意防控登革热。
近期,国内外登革热疫情日趋严峻。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登革热进入发病高峰期,市民应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场所,谨防伊蚊叮咬。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即俗称的“花蚊子”,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分是它们叮咬人的高峰时段。
■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黄澜 通讯员 黄诗颖进入立夏节气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各类蚊虫开始增多,各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对此,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要注意防范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