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黄河晋三角地区的黄土高原冬季露出了它真实的色彩,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我们这群民俗摄影爱好者特别喜欢家乡的黄土面貌,用相机长年记录着它的变迁,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周末便自行相约一起走进了河南豫西崤山腹地的农村。
提起张生铭,方圆几十里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说他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说他致富不忘本,回报父老乡亲。1958年,张生铭出生于佳县坑镇倍甘村,从小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他曾向村民许下诺言:“长大后一定鼎力回报。
前言2010年3月2日,湖北省黄陂区一个小山村里,一场特别的葬礼吸引了全国的目光。逝者孙水林,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却有上万名民众自发前来送行,湖北省长和书记等人的代表也出席了葬礼,央视更是进行了专题转播。孙水林为何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
来源:【浙江融媒体】“家升,我来给你送药了。”11月28日中午,38岁的甘宣村村民吴建军来到42岁的盲人兄弟孙家升家中。他熟练地打开房间的灯,顺手将一大包药品挂到墙边,告诉孙家升这次配了哪些药品。(因为一句质朴的承诺,13年来,吴建军风雨无阻地坚持为孙家升跑腿配药、上门送药。
在裕安区鼓楼街道正上演着一幕感人的亲情故事,哥哥付伟胜在弟弟身患重病19年的时间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付伟胜始终四处寻医、不离不弃——初冬的暖阳照在淠河景观带上,尽显暖意融融,付伟胜正扶着自己的弟弟进行康复训练,尽管步履维艰,但兄弟俩十指相扣,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毅。
在那片烟火人间,有这样一个故事,宛如一首深沉悠扬的歌,唱尽生活的酸涩与温暖。话说十年前,命运的狂风骤雨无情地砸向一家老小。哥哥的突然病逝,似晴天霹雳,震碎了家庭的安宁。更令人心寒的是,嫂子竟狠心抛家弃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徒留四个懵懂孩童在风雨中飘摇。
大众网记者 焦雪 通讯员 刘宁宁 秦龙龙 潍坊报道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清泉官庄村,提起王波,村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照顾残疾弟弟50多年,不管生活有多艰难,他和家人都没有放弃对弟弟的照顾。他的无私坚守,也感召着自己的妻子、孩子主动加入到照顾弟弟的行列中。
有一段经历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都是刻骨铭心的回忆,生活在安徽省合肥市苏湾镇的王某,从小就知道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只是七十年代初,家里生活拮据,王家本来就有四个孩子,再添上两张吃饭的嘴,父母着实犯了难,最后父母决定把弟弟送给皖北矿区的一户人家抚养,双方还约定等到孩子十岁时养父母带过来让家人看看。
烈士肖思远牺牲后他的弟弟肖荣基接过钢枪、穿上军装续写保家卫国的事业当肖荣基第一次来到哥哥战斗过的地方把两人的军装合成照摆在哥哥床前这名坚强的战士没能忍住泪水从成绩垫底到训练标兵“不能给哥哥丢人”肖荣基参军入伍后来到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到连队的第一天“杨根思连”晚点名第
“如今可以给家里人一个交待了”。3月22日,王畅对南都记者说,真的非常感谢志愿者。他曾在2019年向卧病在床的母亲许下诺言,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哥哥找回来,不久后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如今,他的承诺终于兑现。近日,在寻亲公益组织志愿者的帮助下,王畅找回了多年未见的哥哥王远(化名)。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世界里,又一位抗癌勇士——戴文,悄然离开了我们。年仅35岁的他,被肝癌这个无情的病魔缠身,与病魔抗争了长达四年的时光。这段日子里,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而战,更是为了家人的爱与期望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