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1827年的一个暴风雨星期一,结束了长时间的病痛折磨。贝多芬的音乐才华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但他的一生却笼罩着许多未解之谜。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在40多岁时已经失去了功能性听力,他的失聪和早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一项最新的基因研究披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有可能死于肝病,而非之前广为流传的铅中毒。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对贝多芬头发上的DNA进行了测序,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2日报道,根据有史以来首次对世界著名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遗骸进行的DNA分析结果,这位失聪音乐家生前感染了乙肝。报道称,这一基因分析是在贝多芬的5缕头发上进行的——这是在他生命的最后7年间取下作为纪念的头发。
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90后”钢琴家张昊辰写作《演奏之外》这本书时,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他。作为一个钢琴家,他总是在创造声音,而文字,却是一种沉默的媒介。这种困境,让他想起贝多芬。贝多芬晚年完全丧失了听力,那些伟大的作品是如何写就的?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目前在世的亲族DNA与贝多芬头发DNA不符,这意味着贝多芬的生父恐怕另有其人。舒伯特的朋友胡藤布伦勒描述了贝多芬离去时戏剧性的一幕——当时空中雷鸣电闪,贝多芬突然睁开眼,向空中伸出右拳并保持了几秒钟,神情严肃,面带怒气。
宋祺贝多芬,一个诞生250年后仍然如雷贯耳的名字,对大众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教室墙上身残志坚的精神偶像,课本里为盲人兄妹演奏的温柔音乐家,是《命运交响曲》震撼人心的开篇,还是垃圾车都会播放的《致爱丽丝》。
科技日报柏林3月22日电 (记者李山)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世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头发,成功解码其基因组。研究表明,贝多芬有肝硬化的遗传倾向,并感染了乙型肝炎,他的肝病或与饮酒有关,并很可能导致了死亡。相关论文发表在22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