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1月13日电 (记者 唐小晴)在长沙一家超大零食店,从事设计工作的“90后”李敏买了一米多长的薯片、大片辣条和超大桶方便面。“每周都要来消费一次,选购过程中会和超大零食合影,再发朋友圈。”李敏说,这样可以炫酷一把。他表示,自己是在为情绪买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2月19日电 (吕妍)近期,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相关周边产品也掀起一波抢购热潮。其中,以哪吒、敖丙为原型的棉花娃娃等潮玩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迎来热销,市场上一度出现“一‘吒’难求”的火爆局面。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11月9日消息,根据研究机构Just So Soul研究院基于社交平台Soul App调研发布的《2024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年轻人参与双十一大促的比例再提升,超九成年轻人激情“剁手”;“
参考消息网10月29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7日刊登题为《中国年轻一代在“感性消费”中寻求慰藉》的报道,记者为左茂红。报道编译如下:总部位于北京的泡泡玛特公司在最新发布的业务状况报告中说,该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20%至125%。
作 者丨胡光旗编 辑丨洪晓文当95后和00后消费者成为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习惯与需求正在重塑着消费市场。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既不像上一代的始终节俭,不会单纯为了省钱而委屈自己,也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而让自己陷入囊中羞涩的窘境。《2023青年消费调研》显示,49.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浓郁的年味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无论是线上的电商平台还是线下的实体商超,以及热闹的年货市集,都纷纷上新,推出了琳琅满目的年货礼盒和独具特色的商品,整个市场都被喜庆祥和的氛围所笼罩。
不止追求性价比为社交、为情绪下单,这届年轻人的“双11”有点不一样某毛绒玩具店,逼真的玩偶让年轻消费者毫不犹豫地下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一年一度的“双11”消费节正迎来高潮。
央视网消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烦恼,这种情况下,“花钱买快乐”成为他们的一个新的消费趋势,买一个玩具、看一场演出,都可以是他们情绪宣泄的出口。系列报道《年轻力消费新趋势》,我们去看一下年轻人如何为“情绪”买单。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邵萌)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在网上买“情绪”。销量100万+的“虚拟蚊子”,已售9万+的“爱因斯坦的脑子”,还有“好运喷雾”“骂醒恋爱脑”“树洞陪聊”......不少千奇百怪的虚拟情绪商品,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激增。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有过情绪消费经历,涵盖兴趣、体验、文化等多种类型。但是,年轻人为情绪买单并不意味着被情绪冲昏了头脑,更不是禁不住忽悠疯狂“剁手”!受访者对于情绪消费又有哪些新期待?专家又是怎么解释这一现象的?戳视频来听听吧!
中新网济南3月21日电 题:疗愈养生成“新宠” 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作者 李明芮养生,如今已从中老年人的专属变为年轻人的“新宠”。针灸、拔火罐,闲来站桩、睡前烫脚,养生二字过去常与闲适舒缓的中老年生活相伴。
三湘都市报3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通讯员 贾春兰 整理)2月29日,上海市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基金会、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00后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主张》研究报告,称“00后”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倾向选择国货品牌。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通讯员 余小静情绪消费主要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情感驱动,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慰藉,具有消费虚拟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消费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
本报记者 敖阳利近段时间,伴随着金价走高,一种克重约0.01克到0.2克、价格从几十到一百多元不等的黄金手机贴在社交媒体、网购平台上风靡,年轻人纷纷为手机“镶金”,把手机变成承载“好运连连”“暴富”“上岸”等美好心愿的移动许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