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可胜(作家、评论家,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作曲、编剧、导演、指挥、舞美、表演……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无法诞生出艺术精品。上海歌剧院和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出品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创造了海派民族歌剧的新高度。
刘良模是著名爱国人士,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组织民众歌咏会,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慰问抗战将士。1936年1月淞沪抗战4周年纪念日当天,刘良模指挥数千民众共唱《义勇军进行曲》。1939年,在浙江金华教唱抗战歌曲时,刘良模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担任指导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上海歌剧院共同策划制作的纪录片《起来》于9月30日6:10在东方卫视播出,10月1日19:00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看东方app独家同步上线。
到全面抗战的第三个年头,1939年,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当年写成的《人民之战》一书里以这样的言辞形容这首抗日歌曲的流行程度: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
大家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国家的国歌,家喻户晓,人人会唱,那么,在台湾地区的人会唱吗?其实,《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地区也曾经是热门歌曲,人人会唱,但是后来被禁唱了38年,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人民出版社 每天清晨,在祖国首都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庄严激昂的旋律冉冉升起,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着中华儿女的内心。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怎样的时代背景,写入宪法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曲谱。
歌声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征程中,有许多经典歌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抗战歌曲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义勇军进行曲》。
从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着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其诞生更是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由上海歌剧院、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制作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12月15日-17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3月5日-8日,上海歌剧院走进宛平剧院,为徐汇区师生带来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公益演出,共计4天8场。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演出现场作为“家门口的博物馆·2024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徐汇区内20所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试点校近7千名师生,将观摩这部原创歌剧。
中新网上海5月5日电 (陈静 张桢桢)记者5日获悉,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华东师大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以音乐叙事再现曾经家喻户晓的《桃李劫》《风云儿女》等经典故事。4日晚间上演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舞台呈现油画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