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1000Wh/L固态电池、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国之重器-系留气球、新一代人工血液技术与应用、猪器官人源化改造……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广州南沙举行,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轮番路演,寻求在粤落地机遇。
广州在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上实现“丰收”,新型研发机构表现尤其出色。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凭借“细胞命运决定的多维染色质层级调控”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年轻科学家陈捷凯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这是健康院第7次获得这项荣誉。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如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一项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郑辉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FASEB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Naloxone Reg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via a Rece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10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工会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承办的“与祖国同行 与科学共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职工亲子健步
高剂量辐射(如核辐射等)会像“炸弹”一样击碎DNA,传统防护手段主要依赖物理屏蔽和抗氧化剂,但阻止辐射引发的正常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效果有限。辐射造成的DNA损伤,会导致肠道细胞大规模凋亡,患者易出现严重胃肠道综合症(GIS),导致肠黏膜脱落、出血甚至多器官衰竭。
论坛现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供图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记者 王坚)第四届青年生命科学论坛6日在广州开幕。此届论坛会期两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主分会场同步开展的模式,聚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医学院所等海内外生命科学研究单位数百名青年学者。
12月6日,第十四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开幕式在广州举行。今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了“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干细胞药品研发和生产进入“有证可依”的阶段。所谓干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再生能力来治疗疾病或改善身体功能的方法。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叶 青“祝您蛇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今年的广州越秀西湖花市上,人形机器人“里掂D1”热情地向市民拜年。当“百年花市”遇上科技手段,这个新春有了别样的年味。人形机器人“里掂D1”仅是广州涌现出的多项科技新成果之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江华图/省政协提供1月14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总结省政协2024年履职亮点。记者梳理发现,过去这一年,省政协围绕改革发展建言资政,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建立健全深度协商机制,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履职答卷。
“粤好服务·粤聚人才”专场对接会走进西安,吸引超1.2万名毕业生入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12月7日,周六。随着冷空气南下,西安的气温有点低,但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药工程专业博士生李杭卓很早就收拾妥当,又检查了一遍昨晚就准备好的简历,向目的地陕西师范大学出发。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成功举办,超百位顶级科学家聚首羊城;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240余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并开展转化对接;诺奖得主来到广州中小学课堂做科普讲座……广州,这座全国集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类国家技
10月7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维克多·安布罗和加里·鲁夫昆。这是为了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RNA。微小RNA在生物体中非常重要,但最开始没人能理解,这个诺奖级的成果也一度被“忽视”。微小RNA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