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签订的300万元合同完成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走通了“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的关键一步。今年三季度,这家央企将向税务部门申请税收减免。市科委介绍,这是上海第一个申请享受这项税收新政策的项目。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许维娜)7月是毕业季,也是求职季。据统计,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21万人。最新数据凸显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哪些变化?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相关企业签约共建“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将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搭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学生们将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立帮助学生们设立课题、开展研究,同时深入企业
关键时刻的关键之策,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之年,现代化新乡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政策撬动,创新驱动,校地企三端发力。新年伊始——1月10日,新乡市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发布暨项目合作集中签约圆满举行。
据央视网报道,日前,广东首条高校无人机外卖航线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通。有同学现场下单后不久就收到一杯鲜榨果汁。除果汁饮品外,快餐、日料等也成为该航线首批接入的商品,商家还会引入烧腊、甜品、零食、日化用品等更多商品,丰富学生们的消费选择。
01如何提升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怎样在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将高校优势和特色领域广泛辐射到长三角地区?近日,主题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共赢发展”的长三角校企融合协同发展大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吸引了长三角地市110余家企业、160余位代表参加。
【来源:今晚报】本报讯(记者雷风雨)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日前,天津市教委联合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共同举办京津冀“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专项推动会暨校企科技对接会。来自京津冀三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业的400余位代表参加。
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近日,第二届湖南省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在湖南卓创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13个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将高校请到企业,让企业走进高校,听起来挺简单,实则是一次合作的质变。
2023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接近80%,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超七成,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过50%深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在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企业在科技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