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记者卜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和电气化如火如荼,内燃机车是否会被完全替代,走下时代舞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举例,铁路实现完全电气化后,碳排放大大减少,但一旦停电,铁路系统就面临瘫痪威胁。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汤辉在能源排放清洁化、动力系统电气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以内燃机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在时代的变革中,业界对于内燃机的未来并不担心。“现在社会上在不断推动新能源,但新能源消灭不了传统能源,传统能源阻止不了新能源。
来源:【中国汽车报】大变革时代,中国发动机的发展在挑战中蕴藏着机遇。与此同时,诸多问题依旧亟需解答:燃料领域逐步进入多元化时代,传统内燃机如何应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内燃机的生存空间是否会越来越小?
燃油车时代,那些顶级的发动机,老车谜是如数家珍。基本上数得上的汽车品牌,都有自家招牌的发动机,比如说德系的,大众的EA888、宝马的B48、奔驰的M274,这是这几年的产品,前几年,各家车企都在发力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各种V8、V12、V16发动机。
前阵子,第四代EA888被传将引入国内,搭载在奥迪A8L、奥迪A5、奥迪A4 Avant以及上汽奥迪的Q6,和大众迈腾上。但是这款发动机却没有在网上掀起一点浪花,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这款发动机的引入,而这款发动机也可能成为大众引入国内的最后一款内燃机了。
“区区一个电机几个电池想取代百年内燃机”错了,是自研取代燃油机!“几万个零件为一个人运作”这是想说什么,过于复杂化而已,能更简单的实现高效驱动就不要复杂的,越复杂只是动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而已,如果电动机技术不行是绝对无法走到今天的!
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多世纪,其中最主要的课题就是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目前内燃机的最高热效率是43%,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动机的热效率就达到了30%左右,但是随后的70年,内燃机的热效率仅仅提升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