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亡国的原因,还有个拉同情的观点,就是明末天灾惹的祸。梳理下明末的历史,天灾频发的场面破坏力确实很强大,闹得大批饥民造反,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席卷全国,内忧外患的明王朝陷进了双线作战的泥潭,终于在左支右绌里亡国。
一位叫叶绍袁的晚明文人在《启祯记闻录》中对当时苏州城内的情况做了这样的描述:每斤大米的价格上升到90多个铜钱,街道上有无数瘦弱的乞丐,大量的人死于饥饿,城中许多住宅都人去房空。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明朝晚期江南地区之所以会出现粮荒,主要是因天灾人祸所导致。
导语:本文仅作粗略的总结和此后相关文章的提纲,引述不清,思量不周之处,请见谅。当有人在茶余饭后说道“唐宋元明清,明朝自然是被清朝所灭”,你一定会暗想此子“不学无术”,脑中马上翻滚出夜航船序中“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罢”的对话,再而娓娓道出明朝是如何被“李闯所亡”的故事。
明末,那是一个动荡而苦难的时期。今天,我们借助山东举人陈其猷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段充满艰辛的历史,深入了解明末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一、饥饿笼罩下的民生明末时期,天灾频发,农田歉收,导致大范围的饥荒。陈其猷以他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详细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