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大老远从缙云赶到福州帮我做烧饼!”10月26日,在福建理工大学旁的小摊位前,胡伟光激动地对两位缙云老乡说道。学生为胡伟光制作的形象画。最近,在福建省福州市的街头,一个名叫“浙江锅盔”的小摊异常火爆。
经过专家评审,从427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的江苏235名“教授级”乡土人才12月23日向社会公示。这些人员中有烧饼制作师、种粮大户、火鸡大王,也有制茶高手、印染专家、陶艺大师等。如果公示无异议,这些“土专家”“田秀才”将正式获评正高级和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点击上张图片,即可查看比赛征稿规则收稿邮箱:chinaxhm@vip.163.com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些传承上百年甚至千年的行当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纵使我们千方百计的挽留,已经被历史车轮淘汰的它们,最终总会走出我们的视野......
2021的春节将至。脑海里似乎还保留着去年初那段二门不出的存档记忆,也似乎没有哪一年,能像这般期待新春的到来。鼓楼炮铺街,一条不太长的老街道,却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老八中,一所曾经焕发无限活力的学校,现如今已改为北城小学教学点了。时光荏苒,世事难料。
5月25日,缙云烧饼培训班第128期开班了,60个学员将在八天时间里学会烤烧饼。缙云烧饼自2014年起已连续三年被列入该县的民生清单项目,本县农民实行免费培训,不少外地农民也慕名前来学做烧饼,目前累计培训7145人,全国各地开出了缙云烧饼品牌示范店308家。
俗话说,大隐隐于市,美食亦是如此。每个城市都有经典的民间美食,而这些美食往往都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弄堂里,听闻市区江北四牌楼附近有一家烤饼店味道正宗,人气火爆,日前,记者特意前往江北四牌楼寻找烤饼店的踪迹。
永昌烤饼在项目类别上属于传统技艺,流传于全县各乡镇。2017年12月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永昌烤饼由永昌传统农家烤饼发展而来。由于烤饼口感松脆爽滑、营养丰富、不易发霉、携带方便,历史上,永昌农村家家户户都做烤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