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今天,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更成为了民众出行的首选方式。随着国家铁路网的不断升级和完善,高铁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走来,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高铁的发展,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丁旭1月22日,正值北方民俗小年,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15人组成的技术管理团队仍坚守在京通铁路(河北段)换梁施工现场,对桥梁的几何尺寸、跨度、线型以及标高展开进行开工前的详细复测,为京通铁路2026年全线从现在每小时60公里提速至每小时100公里奠定基
近日,我国铁路部门宣布将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行速度,这一消息无疑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提速不仅意味着交通效率的提升,更预示着国家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腾飞。铁路提速,首先带来的是时空距离的缩短。
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广州南站开行营业列车对数可达486.5对。本次调图,最大变化为京广高铁全线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广州南站至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的旅行时间进一步缩短,旅客出行更加快捷。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当前正值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黄金期,江苏铁路建设一线热潮涌动冲刺正酣,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快跑,全力冲刺年度建设任务目标。11月22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获悉,江苏三条铁路建设有了新进展。
据中国铁路消息,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028列,较现图增加230列;开行货物列车22859列,较现图增加91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今年春运回家,可比往年快多了!”“春节假期出去游玩儿开通的线路变多了,选择更丰富,方便太多了!”乘客称赞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候车室,集大原高铁的正式通车,不仅为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铁路运输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一开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就传来好消息:1月份完成439亿元,同比增长3.7%。雄商高铁梁山站、郓城站钢桁架天桥顺利吊装,西康高铁秦岭太兴山隧道18.8公里全线贯通,昌九高铁隆兴大桥“毫米级”合龙;更有黄百铁路、瑞梅铁路等普速铁路稳步推进,为东西南北的繁忙客货运再拓新通道。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1月5日7时1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响,“紫金号”列车G66次缓缓启动,迎着初升的朝阳,驶出南京南站,奔向目的地北京南站。这是南京首次开行始发进京标杆列车,也是停运6年的T66次列车的一次华丽蝶变。车窗外的景物逐渐模糊,而无数记忆碎片却清晰可见。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作曾经来过……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近些年,一首《西安人的歌》广为流传,也勾起了许多人对城墙根下西安火车站的回忆。12月27日,有“西部第一窗”美誉的西安火车站迎来建站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