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 9月11日晚,因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原因,天津滨海机场出现航班大面积无法起降的情况,有航班备降北京、济南等地。11日23时57分,天津滨海机场发布出行提示:“19时33分,天津滨海机场因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原因,航班起降受到影响。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本应是繁星点点的宁静夜晚,天津滨海机场却笼罩着一层不安的氛围,候机大厅里人头攒动,焦虑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电子显示屏上闪烁的红色“延误”字样,如同催化剂一般,将旅客们的焦躁不安推向顶点。
据@天津机场便捷飞 消息,2024年9月11日19时33分,天津滨海机场因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原因,航班起降受到影响。机场及时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联合应急处置预案黄色等级响应,积极协调各航空公司,迅速调集力量,妥善转运安置滞留旅客。
在熊猫的反击系列中,应增加一集关于天津机场不明飞行物的番外篇。利用庞渊博的专业知识,推理出这飞行物是无人机。无人机通常在2.4GHz-2.48GHz的ISM频段遥控操作,若机场有管制,应无法飞行。此无人机不仅飞行,续航时间也异常,显示技术领先。若民间有此技术,建议招揽为国服务。
从9月11日晚8时许开始,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出现航班大面积无法起降的情况,疑因机场受到无人机影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9月11日23时许发布消息称,当日19时33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因无人机导致的公共安全原因,航班起降受到影响。
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本是现代科技的骄傲,但就在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中,这一技术却变成了社会焦点的争议点,2023年,天津滨海机场突遭5架无人机“入侵”,直接导致机场瘫痪,数千名乘客无辜受影响,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无人机使用的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对机场安全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