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修身养心...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和心态都渐渐发生变化,生活的节奏也慢了下来。许多过去不曾在意的小事,如今却变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年迈之人而言,做客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减少外出打扰,不仅是对自己的体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做”与“作”同音,在很多地方意义相同,也可通用。但“做客”与“作客”除了同音外,却是两个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做客”的解释是“动词,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亲戚家做客。”对“作客”的解释是“书面语,动词,指寄居在别处:寄居他乡。”两词的不同显而易见。首先,两词的目的不同:“做客”往往是指接受别人的邀请或主动探访别人,目的是为了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探访者一般都会受到款待和礼遇;
来源:【赣南日报】□萧兆伦以前,一到正月,便是做客的日子。家家户户有客人,家家户户有人出门做客。乡间小路上,不时走过提着装满“人情物理”篮子的做客之人。 春节期间去做客,是我老家宁都的习俗,而且,那时的做客是讲究规矩的。 年初一,家人团聚,不出门,也不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