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泉县南坊镇南牌村南坊林场,农户在管护槐树林(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田若楠文/图“9个村、1.41万亩地……这里是丹凤县林下药材的种植基地,也是为我们提供中药材原材料的稳定源头。有了这些中药材种植基地,我们的产业链更加稳定。
本报讯(记者 王嘉)5月7日,陕西省林业局传来消息,《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将围绕“调结构、优品种、强质量、拓市场、扩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提升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
中新网西安12月14日电 (阿琳娜 肖文瑞)记者13日从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总数达148个,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快速发展,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超1700亿元。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争到2027年,全省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培育林下经济类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5家以上,认定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到200个,带动全省参与
5月6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我省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培育林下经济类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5家以上,认定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到200个,带动全省参与
中新网陕西汉阴6月11日电 (李一璠 王建霞 刘东)仲夏时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的佳林核桃产业园内,一棵棵高大的核桃树冠幅面积广阔,挡住了炙热的阳光,打造出一个“清凉世界”。核桃树下,一列列整齐的魔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来源:延安日报】素有陕西“一叶肺”和“天然氧吧”美称的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近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美了当地生态,也富了群众口袋。“咱们野生连翘抚育基地规模挺大。
西部决策网讯 根据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陕西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认定全省新增15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其中,略阳县悦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御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获此殊荣。近日,略阳县林业局为两家企业进行了授牌。
来源:环球网 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林业局在全县范围选取了5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远志和连翘等中药材。
【来源:西北信息报】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陕西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员就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介绍。全力守护祖脉秦岭生态屏障,提升森林管护质效。
6月4日,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渭南市各级林业部门充分依托森林资源,围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广泛组织各地积极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目前,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28.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5.1亿元。 生态优先、保护优先。
入冬以后,天气虽然冷了,但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2024年12月28日,漫步在清河村,层层梯田与茂密的林草交相辉映。沿梯田边的小路往上走,远远就看到一棵棵新栽的树苗迎风而立,几名工人正忙着培土浇水,让一株株“新绿”在陡峭的山坡上扎深根。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林业兴县”发展路径,综合运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多种形式开展监督,推动林业工作从保护绿水青山到实现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茶山碧绿,柿园飘红,山涧里依地势由高到低建设的“串联”式鱼塘聚集溪水,成功开创鲟鱼生态流水高密度养殖模式。居川、陕、鄂、渝交接部的陕西省安康市南倚巴山,北靠秦岭,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山地丘陵占到全市总面积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