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来以看重“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民族,百姓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而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除了历朝历代因山洪海啸爆发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就是饥荒。导致饥荒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洪水、干旱,也可能是蝗虫肆虐,历朝历代发生的灾荒直到今日不计其数。
“菜人”在周围人的眼里早已不被视为同类,而是纯粹的食物来源,价格甚至比家畜比如猪狗的肉更便宜。诗人认为,灾荒的大背景下,人们实在是找不到食物、积攒的财物也已经用尽,那么对一个家庭来说,与其一同饿死,那么很可能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把自己当作肉食卖掉。
作为宋朝一个卖炊饼的小贩,武大郎过的是小康生活:租得起临街两层小楼,平时酒肉不愁。南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便讲述了一名小贩的发迹史:“吴十郎者,新安人,淳熙初,避荒,挈家渡江,居于舒州宿松县,初以织草履自给,渐至卖油,才数岁,资业顿起,殆且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