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来自日本的科学家日前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起源的新线索,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竟然是通过不断地吞噬周围的星际气体和恒星来壮大自己,这个发现或许可以揭开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之谜。
物理学家们目前正处于揭示黑洞新知识的黄金时代。自2015年以来,研究人员已经能够使用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观测台(LIGO)直接从正在合并的黑洞中获取信号,同时视界望远镜(EHT)等观测站已经生成了第一张黑洞阴影的图像。
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对于理解一些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在大爆炸后不久就达到巨大质量至关重要。美国科学家结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的黑洞的迹象,这是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
那么,黑洞绝对是终极的潜藏之地。然而,对于这些从不对外吐露信息的黑洞,我们到底是如何寻找它们的呢?这些黑洞以它那宇宙洪荒之力,搅动着整个星系,为宇宙汪洋掀起星星点点的浪花,但欧洲南方天文台的Marianne Heida认为,银河系中绝大多数黑洞实际上都很“安静”。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大的天体,即使是光也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这也让黑洞的观测变得异常困难。虽然黑洞很难观测,但是科学家依旧定位到宇宙中的很多黑洞,这些黑洞并不是依靠视觉观察,而是通过引力计算和特殊现象推导而来——黑洞的巨大引力,会产生明显的引力波,同时也会形成特殊的引力透镜,通过特殊现象判断黑洞存在的可能性,之后科学家就可以通过周围天体的运动轨道,判断黑洞是否存在。
黑洞简史 第1章 经典黑洞 引力使光无法逃逸 如果没有人类对自然怀有的永远童心——那种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就不可能有发现并认识黑洞的辉煌旅程。根据牛顿奠定的经典力学,即使是微如草芥的物体都对其他物体有引力作用,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