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睡觉!玩具全被奶奶拿走了!”近日,辽宁的邵女士分享了一段带娃视频,她的儿子晚上哭闹着不睡觉,她无奈之下用手机打开AI软件豆包陪儿子聊天。面对儿子的哭闹,AI始终都是用温柔的声音哄娃,不仅化解了奶奶收走玩具工程车引发的不满,还通过讲工程车的故事让儿子破涕为笑。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9月16日文章,原题:华盛顿智库称,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进步的遏制“不太可能成功”一家美国智库的最新研究称,美国遏制中国人工智能(AI)进步的企图“不太可能成功”。当前,中国设法绕过华盛顿的出口限制,培育本土创新,迅速挑战美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本文作者:房家瑶来源:硬AIAI能自己复制自己了,人类还能掌控局面吗?复旦大学研究人员于2024年12月9日发表的一项开创性研究表明,来自Meta和阿里巴巴的两个大型语言模型(LLM)成功实现了无需人类干预的自我复制。目前这一结果尚待其他科研团队的进一步验证。
长话短说|AI创作,有那么靠谱吗?作者 崔洪国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代替思维,所以文学创作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合成本身就不是一条可以行的通的路径,AI合成的文字依托的是海量数据,再美再远也抵达不了心灵之美和思考的诗与远方。
近日,著名投资人、方舟投资(ARK)CEO“木头姐”凯西·伍德(Cathie Wood)在采访中表示,随着DeepSeek(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的出现,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加剧,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将有助于科技公司削减成本和改善平台。
AI来袭,人类工作何去何从?——探索AI时代的就业变革到了2030年,地球上的工作场所会碰到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AI大挑战”!马斯克大胆地说,AI会全面地“占领”那些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人们大规模丢掉工作的危险正在慢慢靠近。但这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过去10年间,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比如英国调查机构发现,80%的人都出生于1911年11月11日,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被调查者不愿回答一些隐私问题,在需要输入出生日期时他们想输入00,但系统不允许输入00,于是大家就都输入11,所以80%的人生日都是随意填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