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明 孙辰龙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饺子是自古以来北方地区乃至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主要传统食物。传说,饺子最初被称为“娇耳”,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创制的滋补药膳。当时,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胡椒等)做成药膳,避免病人耳朵上长冻疮。
文|Lady格蕾丝中国人过年,每一天都在上演活色生香的饮食大戏!从初一到十五,各种各样的美食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而饺子无疑是节日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美食。好吃不如饺子,这话人人皆知,但提起饺子因何得名,历经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大年初一为何要吃饺子,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关于“饺子”大家并不陌生,在新旧年交替之际,我们大家都会吃饺子:沸腾的水哗哗作响,滚滚的蒸汽扑面而来,煮饺子意味着自己的事业奔腾向前、蒸蒸日上。另外过年吃饺子时,全家人都会围坐在餐桌前一同进餐,因此吃饺子还代表着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之意。
饺子的来历:1、饺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大约有1800多年的历史。他发现在冬天,很多人因手脚冻伤而丧命,于是他研制了一种用面粉包裹各种馅料的食物,在锅中加入很多驱寒的中药,希望通过食用这种食物来驱散寒冷和预防、治疗冻伤。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冬至大如年,一年又一年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年之中极为重要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包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一边吃,一边念叨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