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30日清华大学2项最新科研成果同时发表于《自然》(Nature)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急需满足节能减排和生活品质提升的双重需求。光热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通过高效调控光能与热能的转化、传递、存储和散发过程,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和温度控制效果,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和人体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经管学院以及北大经济学院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团队基于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各类记录,用生产法系统测量了北宋、明、清的总量GDP、经济结构、增长格局及公共财政等问题,得出如下观点:中国在北宋的生活水平世界领先,但在1300年之前已经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前后被英国超越,1750年之前,
刘欣慈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里面也塑造了许多黑科技形象。而清华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建实验室,研究人机自然交互,让机器具备听觉、视觉、触觉等“五感”,那么这是要研制出《三体》中的智子机器人的节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