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折合18.94万亿美元。另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精准预测,2024年美国GDP总量预计跃升28.79万亿美元的新高度。2024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5.
中美GDP计算方法的异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对比日益受到关注,其中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自然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中美两国的GDP计算方法不少人存在误解,认为两者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计算GDP的方法是支出法,中国计算GDP的方法是生产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另外,它还认为它的消费是世界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它的消费世界就会缺乏经济活力,就会没有发展,它还为此构建了一套经济学理论,给公知们洗脑,让公知们认为那就是天理,是一种自洽的经济学逻辑,然后公知们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窥探到了世界运行的规律,自动地为美国那套理论摇旗呐喊,稀里糊涂的成为了走狗,殊不知是中了人家的圈套。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为30.76万亿元,同比上涨3.9%;美国第三季度GDP为64341亿美元,环比折年率上涨2.9%。从两组数据中我们能够发现中美两国在发布GDP增长率时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我国用的是“同比”,美国用了“环比折年率”。
美国的GDP统计方法决定了美国GDP虚高。中国采用的是生产法,美国实行的是支出法。中国就算完全按照生产法来统计GDP,最终数值也差不多是现在GDP的两倍左右。跟购买力平价GDP差不多!因为中国从来没有把小微企业、一般性加工跟普通零售业等行业计算在内。
且不说决策层已明确不以GDP论英雄,不再为GDP增长设定具体的年度目标,并开始致力于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而非单纯的GDP数据,单就“中国GDP单季超过美国”而言,就是一个非专业性的似是而非的话题。
国际问题观察员郑宗文近期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美国GDP占比已经从2021年末77%的“历史高点”一路下跌到现在的60%以下,中国经济增长或已进入“瓶颈期”。这不过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种翻版,但“拿数字说事”颇具迷惑性,值得好好理论一番。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的GDP数据,季度环比折年率下降32.9%,创下近80年最大跌幅,即使2008年那次由于次贷引发的美国金融大危机,美国单季GDP的跌幅也只有8.4%,可见这次疫情对美国经济的打击远比上次2008年的次贷危机大。
2022年中国GDP总量是18万亿美元,美国是25.47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70.6%,这个数据在2021年是中国17.7万亿美元,美国23.3万亿美元,中国占美国75.9%,那为什么专家会说:只要愿意,我们随时都能超越美国GDP呢?
2024年12月26日,我国相关的部门发布了修订后的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的数据,修订后的数据比初步核算的要多出3.36万亿元,修正后的GDP总量是129.4万亿元,换算成美元是18.37万亿美元。
“美国GDP已落后于中国,屈居世界第二!”这样的话,出自一向高傲的美媒之口,着实令人意外。2024年,美国GDP的确以超中国10万亿美元领先,按购买力平价算,可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有人惊呼,美帝不是号称经济最强吗,怎么说落后就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