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后,德意志新政权对华政策呈现友好态度,中国政府随即寻求德国军事和经济支持。上世纪30年代,当大部分人还对日本侵华趋之若鹜时,一支隐藏在暗处的德国“大军”正悄然进驻中国,开始了一场鲜为人知的“秘密战争”。
抗战时期德国一直出口武器给我们,引发了日本的极大不满,但是,德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与我们合作呢?德国在30年代开始发展闪电战理论,闪电战的核心就是坦克,但是坦克装甲和优质穿甲弹必须要有镍,钨,钼等有色金属。
二战期间,中德两国各自属于不同的阵营,德国是法西斯“轴心国”里面的扛把子,而中国则与英美苏站在一起,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里面重要的一员,是四大战胜国之一,然而在二战前较长一段时间,差不多在整个1930年代,中德两国关系属于“蜜月期”,德国甚至为国民政府提供军队培训以及大量武器装备,帮助组建了大约7个师的德械师,成为了蒋家王朝的王牌部队。
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拉上日本和意大利组成法西斯同盟,而这时候的德国军事力量可以说是相当雄厚,一个国家都敢发动对整个欧洲的入侵,它发明的闪电战在欧洲几乎无人能敌,能在一个周的时间内灭一个国家,这算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吧。
事实上,早期纳粹不迫害中国人,允许中国人前往德国学习或是成为军官,那是因为中国并未与德国成为交战国,国与国之间还保持着正常交往,中国人对于德国人来说是外国人,双方有贸易和军事上的合作,中国对德国有用,因此相处较为融洽,但要因此说泛滥着种族主义的德国社会、纳粹和希特勒对中国人高看一眼,那就是胡说八道,千万别指望种族主义者能对你网开一面,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本身就处于那个群体内。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导致中日两国的关系彻底破裂。作为法西斯国家,日本和德国又是同盟关系,按照正常逻辑来推断的话,那么日本、德国自然是与中国和苏联站在对立面的,然而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