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韩贵东近年来,“技术伦理”的议题已成为学界与业界多维探赜的焦点,尤其是面对诸多现实技术的“催逼”与“摆置”,人们在一味享受技术之利的同时,也逐渐陷入技术异化的境地。由此,所带来的个体危机与群体道德困境演化为对技术的伦理德性追问。
作者:卜殿东《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之“使”者,即使也;“而”者,亦也。
有人说欧洲人科学先进,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国古人不是玩不了高科技,而是深知高科技之害,所以尽量保持《桃花源记》的原生态”。中国古人把所谓的科技叫机巧之术。术一定要受道的约束,否则将自毁前程。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亡于术。用多了机巧之术会荒废人性。
以巨著型塑重典精神——这样的事业需要宏富的材料,深厚而坦荡的见识,对真理的执著和长久的耐心,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
庄子有过“漆园吏”的生活经历,不仅对漆树种植以及漆器制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对木工、金工等工匠制作技术也很熟悉。因此,以工艺造物活动为事象论证其人生哲学,这是庄子迥异于其他诸子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