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眼下,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精美的石刻佛像吸引众多游客参观。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是世界文化遗产。
展品小档案 ◎展品名称:优填王造像 ◎年代:唐代 ◎形制:石质造像,高114厘米 ◎简介:最初的一种释迦牟尼雕像,也是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所见的极富印度乡土色彩的佛教造像 现在,您看到是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为您介绍的是龙门石窟展厅的优填王造像。
太原国宝:龙山石窟传奇之(十六)披云自赞文/韩静太原龙山道教石窟,是我国宗教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仅因为它的开凿者是一位高道,也不仅仅因为这是国内罕见的全真道教石窟,而是因为它本身所附加的一系列神秘色彩和争议。龙山石窟的第六窟,名叫五帝龛;这里面到底雕刻的是谁呢?
它通高4.99米、碑身高2.65米、宽1.90米,这就是著名的——伊阙佛龛之碑。伊阙佛龛之碑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被封为魏王,聪慧过人,且“少善属文”,与许多文人学士过从甚密,年轻时就主编过一部长达550卷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括地志》,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每次受到赏赐的规格
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华各民族共铸的文化丰碑,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形象动人,上承秦汉文化之现实主义精华,下开隋唐艺术之浪漫主义先河,是中华石像艺术中的巅峰之作。
说起连环画,想必各位都不会陌生。那一条条线描工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的传统故事。不论是60、70后少时常看的名著连载,还是80、90后印象深刻的“小人书”,连环画陪伴着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了无数人心中认知世界的启蒙。
此图为周恩来当年游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成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是早就闻名中外,并独具风格的胜地。 戊寅深秋,我在游览过嵩山少林寺后驱车龙门。只见“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清光碧玉秋”,“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大自然的造化与古石匠的杰作一齐奔入眼底。
追求,打开心门,携一把虔诚的钥匙,走进佛湾,夕阳,远远地俯瞰摩岩群像,众佛缓缓走近我的心,或坐、或站、或倚。神秘的佛像,让禅意在天地间油然而生。心如行云流水,穿越历史的沧桑,立于佛前,佛旨,拯救今生。从历史中走来的佛,或唐,或魏,像纯朴的乡民,捧出清亮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