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前后,陈独秀和胡适可是诸多学子心中最敬佩的人物了,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就曾这样称赞过。1936年,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访问毛泽东时,毛泽东就向斯诺直言:“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新青年》这个杂志了。我非常敬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这十七卷札记是我在美国留学时期(一九一〇——一九一七)的日记和杂记。我在美国住了七年,其间大约有两年没有日记,或日记遗失了。这里印出的札记只是五年的记录:一九一〇年八月以后,有日记,遗失了。一九一一年一月至十月,有简单日记。
近日,在研读历史资料的过程中,那惊人的发现简直让人怒不可遏!《明实录》中最为权威的红格本,这本承载着无比厚重历史的珍贵史料,竟然被送往了美国,如今下落不明,这是何等的令人愤慨!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的那套红格本《明实录》,据说可是清朝为修明史时明史馆整理所得。
1937年9月13日,胡适、钱端升、张忠绂三个名流受蒋介石之命,以非官方身份从国内登机经长沙到香港,再经马尼拉到中途岛,再到檀香山,出使欧美,开始长达几个月的抗战国际宣传,重点是争取英美支持。其时,卢沟桥事变刚刚发生,国府已经发表庐山谈话,决心抗战。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青云乱编辑 | 青云乱«——【·前言·】——»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高度评价胡适:“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喜欢读《新青年》杂志。
《舍我其谁:胡适【第四部】——国师策士》,江勇振著,联经出版公司,2018年1月版,864页。先说总的判断:本书取材丰富,观点鲜明,人物刻画比较细腻,言常人所不敢言,发前人所未发,对理解和认识胡适的后半生颇有帮助,在胡适研究史上必将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