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共同社网站报道,日本本田公司2000年发布的第一代机型、象征日本技术实力的人形机器人“ASIMO”于3月31日迎来“退役”。据报道,此前,机器人ASIMO基本每天都会在东京南青山的本田总部进行跑步、舞蹈等动作演示。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近日报道,日本汽车厂商本田研发的双足步行人形机器人阿西莫的最后一场例行演出于3月31日在日本东京的本田公司总部举行。报道介绍,阿西莫于2000年首次与公众见面,之后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7代。
在这一波人形机器人浪潮里,我们似乎鲜少听到有关日本的声音。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Humanoid 100》,对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核心上市公司进行梳理,从总体数量分布来看:中国占35家,美国和加拿大占35家,亚太其他地区占18家,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12家。
资本狂潮席卷AI机器人赛道 硅谷昨夜被一纸融资协议点燃:路透社独家披露,人形机器人新贵Figure AI正密谋一场15亿美元(约109亿人民币)的资本盛宴,若交易达成,这家成立仅3年的初创公司估值将飙升至395亿美元(约2870亿人民币),相当于半个百度市值。
5万平方米世博主展览涵盖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前沿技术四大板块,包括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集结头部参展商阿里巴巴、百度、GE医疗、华为、京东、交通银行、科大讯飞、蚂蚁集团、商汤科技、腾讯等,参展企业超400家,优秀初创企业超50家,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还有20余款机器人将在现场亮相。
在这半个世纪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从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代表的技术验证期,过渡到了以特斯拉Optimus为代表的商业试水期,一个新的机器人时代正在开启。为此,至顶科技特别策划推出《机器人新纪元》专题报道,旨在探寻全球机器人团队的技术变迁和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袁传玺在技术、政策和资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共振下,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当前全球科技领域的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资本市场也将很快迎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12月1日,优必选通过港交所聆讯,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2月13日的最新报道,一位日本供应商表示,在华为事件发生后,华为冻结了购买工业设备的订单。虽然华为不对此发表评论,但人们猜测这是不可避免的。是不是在日本宣布禁止购买华为设备之后,华为终于发起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