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羽绒服的话话题频繁上热搜。有服装行业人士说,90% 的鸭绒从去年的 35 万涨到今年的 59 万一吨;90% 的鹅绒从去年的 70 万涨到今年的 125 万一吨。成本的暴涨,导致某些厂家用 50% 的鸭绒冒充 90% 的鹅绒,甚至拿废丝掺在鹅绒里。
随着全国大面积降温,消费者对保暖服饰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其中,羽绒服作为冬季刚需,存在商家售卖的羽绒服填充物含量不达标、用丝替代绒等情况。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需认准新国标标准,确保绒子含量不低于50%,同时充绒量克数越高越锁温。
消费降级,更多人在选购羽绒服时将目光转向国货,Moncler、加拿大鹅等外国品牌人气逐渐下降。但是,前有“天空人”借着国潮热故意炒高羽绒服价格,后有央视曝光“羽绒服骗局”,选购国产羽绒服时也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闭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