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PEG化干扰素的上市,极大的推动了PEG化学修饰技术作为蛋白质长效化主流技术的发展。次年,金赛药业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工作顺利开启,2006年获得国家专利的批准,同时,I、Ⅱ、Ⅲ期临床试验也顺利完成。
凭借着卓越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行业积淀,金赛药业为医疗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治疗新方案——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这一创新药物的问世,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治疗便捷性,更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升级。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最大的亮点在于“长效”与“便捷”。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2月11日,安科生物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100万美元(包括经纪佣金及征费等相关手续费)通过全资子公司安科生物(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VISEN Pharmaceuticals(中文名称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诺和诺德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国内生长激素市场以本土企业为主,海外企业影响力及存在感偏弱。业内预测,2024年中国生长激素市场有望达到133.11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诺和诺德准备好了吗?
目前我国生长激素研发技术相对成熟,金赛药业更是全球少数拥有三代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实现了从国内第一、亚洲第一、国际第一的三大跨越。2014年,金赛药业研发上市了全球首支长效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周制剂,将生长激素的注射周期由一天一次延长至一周一次,是一次革新式的跃进。
安永中国曾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国生长激素使用患者情况的群体调研,共计有效样本2864份,结果显示短效生长激素使用者的漏诊率为22%,平均每月漏针4-8次。由于生长激素的治疗通常不宜短于1-2 年,治疗过短,患儿的获益对其终身高的作用不大。
当地时间6月28日,辉瑞公司与OPKO健康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长效人类生长激素类似物NGENLA上市,这款药物需每周皮下注射一次,用于治疗3岁以上因为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缓慢的儿童患者。
生长激素是每个人体内都会分泌的激素之一,是促进人体长高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如果长期缺乏生长激素而不干预,不光会影响患儿的身高,还可能因为糖、脂代谢受到影响引起像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甚至会增加成年后的心血管病风险。
金赛药业作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佼佼者,以其在长效生长激素领域的重大突破——金赛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创新的力量与智慧,开创了生长激素治疗的新篇章。金赛增的问世,不仅是金赛药业科研团队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更是全球生长激素治疗技术的一次飞跃。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利好还是利空?请看财联社公司新闻部《速读公告》栏目,我们派驻全国的记者们将于公告当晚为您带来准确、快速、专业的解读。
在医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款药物的诞生往往能影响无数患者的命运,金赛药业自研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便是这样的存在。自2014年上市以来,金赛增已惠及超过十万名患者,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了生长激素治疗的新方向。
中新经纬9月5日电 (王玉玲 实习生 秦海齐)5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为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3.1类。所谓3.1类,是境外生产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生物制品在中国申报上市。
从生长激素问世至今,生长激素已助力许多矮身材儿童实现长高的梦想,过去60多年来,市面上只有每日注射一次的短效生长激素。2001年PEG化干扰素的上市,极大的推动了PEG化学修饰技术作为蛋白质长效化主流技术的发展。
2014年,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研发上市,将生长激素的发展推向另一序章,开启了生长激素的“周治疗”时代。与短效生长激素相比,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具有四大显著优势。优势一为依从性更好。短效生长激素的注射频率为每日1针,每周7针,一年需365针,高强度的注射频次,使得漏针现象频频发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行业也受惠于此,不断优化治疗手段与方案,减少治疗痛苦,给患者带来越来越人性化的治疗体验。金赛药业于2014年自研上市全球首支PEG化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让生长激素治疗患者不再受限于每日一次高频注射的短效生长激素治疗方案,揭开了国内生长激素“周治疗”模式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