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26日讯(通讯员 雷良军 刘海 李建钢)“每年元宵节我们都会表演舞龙舞狮,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也愿我们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2月24日,参加湖南省新宁县元宵演出的唐艳梅乐呵呵地表示。
青色的长龙舞起来,喜气洋洋的牌灯走起来,热情的鞭炮放起来……1月22日,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各族同胞以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喜迎新春。走牌灯与舞龙配合,效果独特、震撼。兰田瑶族乡位于灵川县西北部,是灵川县两个瑶族乡之一。该乡居住着汉族、瑶族、壮族、回族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33.4%。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王林峰连日来,武汉市新洲区各地龙灯走家串户,锣鼓喧天、焰火闪耀,好不热闹,舞龙场景接连不断地展现在群众面前,为村民们送上新春祝福。2月26日,新洲区道观河汉子山村村民自发组织开展舞龙送“福”活动,舞出“龙的精神”。
民众舞动板凳龙。中新社发 王华斌 摄近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安山村举行舞板凳龙表演,迎接新春。舞龙灯是当地每年迎新春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今年该村“板凳龙”有224节、360多米长,由当地民众用三个多月时间制作完成。民众舞动板凳龙。
当日,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丰江周村在周氏宗祠举行新春舞龙灯活动。舞龙灯是丰江周村的传统习俗,起始于明朝隆庆年间。2月5日,舞龙队在丰江周村祠堂前表演(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2月5日,主礼人在龙头前主持祈福仪式。
央视网消息:正月里,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农村村民自发组织起舞龙灯传统民俗表演。百米“长龙”为节日的夜晚增添流光溢彩,吸引左邻右村千余名村民前来观看,现场洋溢着浓浓年味,喜庆欢腾。 据悉,龙灯制作工艺非常考究,主要包含破篾、扎篾、铺骨、糊纸、画龙等环节。
舞龙灯是故乡新年的压轴戏。故乡的龙灯为板龙。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板桥间用木棍相连,转动自如。色调以红色为主调,象征日子红火、万事吉祥。“削竹为骨,黏纸为龙。”龙灯制作包括扎制、裱糊、上彩、组装等环节,是集竹扎、木雕、绘画、剪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