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12时,纽约法拉盛美食广场,姐弟俩土豆粉的档口前再次排起长队。土豆粉上桌,粉质弹滑筋道,老母鸡汤香而不腻,油炸方肉丸、鹌鹑蛋、豆腐丝等丰富配菜“点缀”其中。用当地华人的话说,“家乡的味道,来得刚刚好”。
当下,“吃谷”浪潮席卷年轻消费群体,“谷子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经济现象。然而,这一热潮背后,既有积极的发展态势,也存在诸多需要审慎思考和探究解决的问题。“谷子经济”的火爆,得益于二次元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年轻一代独特的消费心理。
中原农谷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受访者供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见习记者 陈曦食品制造产业,是新乡市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市专注于培育预制菜、休闲食品、酒饮品3条重点产业链,产业新“食”力不断凸显。
6月6日,汕尾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如何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亮承诺、作表态,其中,市城区、陆丰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纷纷提出要打造食品谷。什么是食品谷?汕尾为什么要建食品谷?南方+记者为您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在我们努力减少全球饥饿的同时,至关重要的是,要关注在获取营养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并通过社会保护和干预措施,改善人们获得营养食物的机会。”前联合国秘书长粮食安全特使David Nabarro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来源:中国食品报 CFEC2025食品直播电商选品大会4月北京将办本报讯 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和中国食品报社联合主办的CFEC2025食品直播电商选品大会暨桃花美食消费季活动,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季云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是六种主食。稻:通常指水稻,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粱:北方通称“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脱壳后叫小米。
在河南,有这样一个地方,每天都有数以吨计的休闲面制品、肉制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双汇火腿肠、卫龙辣条、南街村方便面、喜盈盈华夫饼……这些耳熟能详的食品有一个共同的故乡——漯河。食品产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市民餐桌,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农食系统在过去可能并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但在去年10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 (COP27) 上,出现了不只一个,而是三个食品和农业相关的展馆,表明情况已经改变。农食系统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北京平谷,即将成为全球农业领域专家为之瞩目的地方。11月2日-4日,由北京市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区人民政府等承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在平谷举办。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将在会上分享前沿成果。这一世界级大会,为何选择在京郊平谷?
【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新乡11月12日电(记者 宋莉)“今年10月,我国第一个国审远缘杂交新品种‘普冰03’正式进行了转让。”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院中心副主任涂洪涛介绍,“普冰03”成果转化签约中原农谷,是中国农科院基于扎根河南、深耕河南的长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