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近日,极少公开展览的林泽民《与妻书》真迹作为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四季的国宝,亮相福建博物院“国家宝藏”特展。《与妻书》真迹写在一条细纹白布手帕上,是福建博物院珍藏的一级文物。
来源:【福州广电-福视悦动】【摘要】一封遗书,道尽了缱绻缠绵的深情;一封情书,写尽了民族危亡的忧愁。8月3日晚,福建博物院馆藏《与妻书》在《国家宝藏》第四季收官节目中,从27件国宝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九大国宝。
这是珍藏在福建博物馆的林觉民《与妻书》手稿,她被世人誉为20世纪最美情书。夜深人静时,想到即将打响的生死难卜的起义,想到家中的年迈父亲、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于是拿起笔,把自己最后想对至亲说的话,写进了《禀父书》和《与妻书》。
央视评选九大国宝 《与妻书》上榜林觉民的战友在台湾就义前也曾致信妻子,堪称台湾版“与妻书”汪毅夫宣布《与妻书》入选“《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九大国宝。一封遗书,道尽了缱绻缠绵的深情;一封情书,写尽了民族危亡的忧愁。
文人雅趣,国风好礼。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兴起,博物馆文创自然也成为新春佳节的送礼佳品。每一款文创,都仿佛是一扇窗,让人们得以窥见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博大。福建博物院副院长龚张念介绍,去年暑假期间,福建博物院平价文创曾创下单日10万余元的销售额,彰显当下文博文创之“热”。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施珍珍 文/图今年暑期,全国各地刮起了一股“博物馆热”,比起热门景区,人们纷纷涌向各大博物馆,与文物来个“亲密接触”,某些博物馆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为适应旺盛的参观需求,各大博物馆推出延长开放时间、取消预约要求、取消“周一闭馆”等措施。
7月31日,家长带着孩子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博物院内参观、游览。正值暑假,到博物馆参观越来越成为大家新的生活方式,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7月31日,家长带着孩子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博物院内拍照、参观。
春节期间,福建博物院“《国家宝藏》福建特展”游人如织。东南网2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 文/图)在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全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23.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24%,“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人们为何选择走进博物馆过新年?实际上,在春节走进博物馆并非新鲜事。
今天晚上福建的“宝贝”又出圈啦!👏👏👏来自福建博物院的黄昇墓服饰、德化窑文昌坐像和《与妻书》亮相央视《国家宝藏》第四季陈都灵、丁勇岱、李泽锋都来推介咱们的“宝藏”南宋少女的OOTD是怎样的?大宋少女的衣橱有多壕?
1937年,林觉民后人经过福建邵武,被强盗拦路抢劫。强盗砸烂他的皮箱,看到了一个洋铁匣:“这里面一定装着什么宝贝!”林性奎一看对方要抢铁匣,他不顾生命危险上前阻拦,苦苦哀求:“司令,这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的遗书呀!还望高抬贵手!”强盗头子命令林性奎,将遗书从头到尾念一遍。
当我们谈论福建之“福”,是“绿水青山”、“山海人家”之福,也是“奋楫扬帆”、宜居宜业之福;再就是存在于这座城市街头巷尾、日常烟火之福,是守望相助、远亲近邻之福。然而,在福建,还有一种福,叫“为天下人谋永福”。
福建位于祖国的东南沿海考古研究证实福建有着近40万年的漫长发展历史先秦古籍《周礼》就有“七闽”的文字记载唐开元年间诞生了“福建”这个名称从远古蒙昧山林间的石器敲击到闽越人驾舟荡歌、雄霸东南从海上丝绸之路帆影里的宋元气象到近代红色土地上的呐喊和星光跨越数十万年苍茫山海的福建故事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