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
前不久,在安徽合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春节假期刚过,EAST团队的工作状态如何?新的一年又有怎样的目标?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每经AI快讯,1月22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1月20日EAST装置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从行业端看,在AI等需求催化下可控核聚变热度不断上升,同时技术路径相对确定,整体商业化节奏有望大超预期,产业链零部件具备提前布局价值。
9月27日消息,据新京报报道,2021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于9月26日举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在演讲时表示,聚变能是核能发展的最终目标,聚变能可以为碳中和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