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通讯员 詹柴 记者 翁云骞“甬优1540”水稻。通讯员供图记者从宁波市农科院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推介的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近日公布,全国共14个水稻品种入选,宁波选育的超级稻“甬优1540”位列其中,系全省唯一入选的水稻品种。
1月3日,宁波市粮食生产传来捷报:2023年粮食总产量7.5亿公斤,增幅4.75%。粮食单产每亩434.76公斤,增幅4.72%。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均创新高,实现“八连增”。2023年,宁波市粮食的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
中新网绍兴12月4日电(项菁)记者4日从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绍兴市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种植的“甬优1540”连作晚稻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39.73公斤,比2020年浙江创建的纪录高出37.93公斤,刷新了浙江“农业之最”。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来逸晨 阮帅9月底的田野,稻香四溢。秋收,即将在浙江拉开大幕。水稻,是我国14亿人的第一大口粮作物。继夏粮、早稻之后,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三季,也是年度粮食丰收的决定性一季。从常年统计情况来看,新一季秋粮,将要创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
记者今天从宁波市农科院获悉,贵州兴义水稻超高产现场测产验收会近日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超高产示范方举行,在现场农业专家组指导下,经过收割、称重、测水份、换算、专家复核结果等环节,最终专家组公布宁波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甬优1540”品种亩产为1123.87公斤,创下贵州水稻高产新纪录。
中新网宁波10月9日电(林波 方舟)金秋十月,站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山西村农田旁,迎风舞动的小花特别引人注目,它们围在稻田周围,五颜六色非常好看。“这是波斯菊,显花作物的一种,为益虫提供一个栖息的成长环境。益虫队伍壮大了,再回到稻田里杀害虫,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生态防控屏障。
浙江正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2023年,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97%,农业科技水平居全国前列。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盘点了20个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包括8项品种、6项技术、4项模式、2项装备。
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日前公布数据,绍兴市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80.54万亩,总产量75.32万吨,单产417.2公斤,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连续14年居浙江省第二。2023年,绍兴市粮食的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全市早稻单产447公斤/亩,比全省早稻平均亩产高27.
潮新闻 记者 赵璐洁 共享联盟·常山 俞国文 郑召隆摆盘、倒土……帮工们熟练地操作着撒播式流水线播种育秧机。常山传媒集团供图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期。去年打破“浙江农业之最”再生稻百亩方亩产纪录的常山县白石镇曹会关村种粮大户王小华十分忙碌。
原标题:马荣荣:自己的碗要装自己种的粮食宁波日报记者 戎美容 孙吉晶 通讯员 詹柴核心观点■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农民种粮增产又增收,必须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种子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是引领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的关键动力人物名片马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