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栗玉晨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的每一次超越,都让生命少一声叹息,让世界多一分坚强,获得的每一块奖牌,都蕴含着信念和勇气。残奥运动员展示的强大正能量,展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正是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最为需要的精神。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摄影/本报记者 胡金喜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新华社推出十集英文微纪录片《近观》以十个古语为线索探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自强不息”这个词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该效法上天积极进取,永不懈怠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它最令人惊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
习近平:推动营造科技创新的生态“小气候”,增加我们的吸引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如我们先人所讲,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强不息。这段话出自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赞扬,引发强烈反响。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雪花》的悠扬旋律再度在国家体育场响起。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拉开大幕。在9个比赛日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将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引领下,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展现自己的多彩人生。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创造了亚洲选手在这个项目中的最好成绩,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