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8月31日消息(见习记者 付美斌)记者8月31日从《海南省防震减灾规定》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切实提升村民住宅抗震性能,新修订的《海南省防震减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鼓励村民对未达抗震设防要求的住宅进行加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免费为农村村民提供抗震房屋设计图纸
在常见的自然灾害中,地震的影响是最大的,破坏性也是最强的,地震给发震区带来的损失不可估计。为了尽可能的减轻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给灾区带来的损失,必须对其防患为未然,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就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处理,即使日后发生灾害,也能减少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并保障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
地震作为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房屋的损坏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是极其严重的。那么在地震灾害面前,什么样的房屋结构能取得较好的抗震性能?昨日,市防震减灾局地震专家专门就此问题向市民作了比较详细的解答。
新华网云南龙头山镇8月6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我不知道我家所属位置在地震带上,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事。”云南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翠屏村的赵明旺今年38岁,他在2012年新盖的两层小楼在这次6.5级的地震中基本完全垮塌。
绘图:杨佳“高层住户震感明显。”家住佛山某小区的严先生表示,“感觉抖了四五下。”近期,广东省内连续发生了两次3级以上地震,当地居民表示有明显震感。加上土耳其、俄罗斯、新西兰、菲律宾今年以来亦先后发生多次地震,其中土耳其7.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剪辑/豆瑞华):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200公里之外的成都,生活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也察觉到强烈的震感。大幅晃动会不会对楼体造成破坏?居住在山区的人们怎样减小地震带来的影响?
由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大型电视问政节目“直面问题 践行承诺”——《作风监督面对面》2021年1月5日再度开问,本期节目的上镜单位是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卢先生在
4月27日下午,网传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康安小区一居民楼出现墙体开裂,且裂缝逐渐增大。现场画面显示,事发居民楼楼体外出现明显裂缝,且一侧楼体有倾斜迹象。图源央视新闻。4月28日凌晨,道里区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该楼体居民已于2022年8月全部迁出安置,现处于空置状态。
目前农村自建房常见的房屋结构一般分为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而随着在近几年建房技术上的一个不断的发展,人的眼光也变得非常的挑剔起来了,很多人建房现在都考虑框架结构,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砖混结构的楼房抗震性很差,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据上海法制报新闻: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城市中的许多住宅也进入“老年”,老的住宅安全吗?他提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建筑原材料、设计要求、验收标准都较低,老旧住宅普遍存在设计落后,房层使用年份久,设备设施老化、物业维修不足、结构安全隐患明显增加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