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日报社】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6日讯 有人说,阿尔兹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你的名字,忘记了你是谁,却还记得爱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尔兹海默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与这个世界漫长地告别。
近日,来自商洛的78岁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屈女士,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接受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时间,她便能认出家人,往日混乱的作息也回归正常,生活质量大幅提升。阿尔茨海默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广大患者及其家庭。
·章一新医生不希望夸大这个手术的疗效,他说,这个手术并不能让患者的认知水平回归正常,并且手术的长期效果仍然有待观察,“现在随访时间最长的只有七八个月,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证据,和更大的样本量,以确认它的疗效。
近期,继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开展青岛市首例超显微淋巴回流重建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以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全覆盖神经外一科紧跟而上,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例65岁患者宋女士实施超显微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外科手术治疗。
近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实施了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术),术后患者记忆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李大爷(化名),今年67岁,7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经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胥传来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手性颗粒,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成果11月1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属性,是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完全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
阿尔茨海默症手术治疗中。对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群情振奋的日子——2024年7月20日,医院于省内率先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63岁的郭先生(化名)成功进行了手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阿尔茨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身边的人,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自己……该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要求做好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
深度解读AAIC 2022重要成果,阿尔茨海默病皮下注射疗法有望减缓认知衰退|奇点深度。1991年,John Hardy和Colin L. Masters等科学家发表了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假说奠基性的三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