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我们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徐壮)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东南网12月9日讯(本网记者 李行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日,“述学·咨政——第15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展播”第五期《普及化高等教育专论》正式上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别敦荣的力作。
作者:赖德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将有1179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创历史新高。为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从供需两端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作者:葛 莉、都书慧(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阅读提示】本研“倒挂”?不稀奇!四川就有两所高校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兰州大学的一篇推文将自己送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在这篇公开的文章中,兰州大学自称,近年来,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24年该校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数就已超过本科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尚未普及小学教育,到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
近段时间,多地明确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比如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不对高校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社保缴纳记录进行限制,等等。应届毕业生身份“保质期”延长,有利于缓解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身份焦虑”,打造更宽松的就业环境。
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生产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
作 者丨王峰编 辑丨陈洁图 源丨图虫2025年高考越来越近。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优质本科扩容工作。由于初高中在校生排浪式增长,2025年高校很有可能继续稳步扩招。
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我国基于国内东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互补性强的实际情况,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而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