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你过来呀!”10月8日,浙江义乌一小学。课间,学生们用“竹节人”玩得不亦乐乎,趣味十足。这是语文课留的作业,老师表示,想用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各位家长朋友们也可以动动手,给孩子做个简易版竹节人,美娅带着教程走来了,快点转发收藏,留着孩子手工作业大显身手吧~拿3×10.
1 有趣背后的辛酸【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能”这个词太有味道了。玩具为什么只能自己做呢?因为家里穷呗!还买玩具,想啥呢?衣服鞋子书包都得捡哥哥姐姐剩下的,有学上就偷笑了。买玩具什么的,在梦里想想就得了。可是,贫穷能阻挡住一个孩子爱玩儿的天性么?
看着超市里、商场里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玩具,可能不少家长都会表示羡慕现在的小孩,有许多的玩具,不像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只能用仅有的东西做出简单的玩具,但不得不说这些简易的玩具也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来源:【赣南日报】□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五(5)班 胡雨馨最近,我从书本上看到了竹节人,觉得很有趣,也想做一个玩玩。爸爸知道后很赞成,并说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说干就干,我俩先到小竹林砍了几根细竹子。按照书上介绍的那样,截了一些小竹节,在最长的竹节上钻了两个对应的小孔。
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孩子们通过自己做玩具,玩玩具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极大的乐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玩具大部分都是买的,但其中的乐趣似乎不如文中的孩子们那样强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过去人们自制的玩具——竹节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本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竹节人是20世纪70年代较为流行的玩具,用线穿着八段小竹节和一段大竹节就制成 一件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小小的竹节人和现在孩子们的高科技玩具比起来简直太寒酸了,但是在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像竹节人这样的手工玩具都是十分珍贵的,依旧给当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留下了童年美好、快乐的回忆。
《竹节人》这篇课文在学习的时候大家要能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感受什么是“有目的的阅读”。依据本课的阅读任务和课后练习,大家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的关注点会不同,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九课 竹节人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10月19日下午,记者在黄石市中山小学教联体武黄路小学602班教室内看到,班主任郭建军、语文老师段玉洁正和学生们一起玩“竹节人”游戏,师生共同探索语文课堂,共享“童年时光”。 原来,在本周语文课上,段玉洁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竹节人》。
昨天在朋友圈发了一下和孩子在一起制作的竹节人的视频,应朋友的要求说一下制作视频,希望大家多多和孩子一起努力制作一下,其实非常简单。初始是孩子自己制作遇到问题了,算是第一代吧,竹节太高,站立不是很顺利,动作不是很顺畅。
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通讯员 阎进林 明淑华“加油!加油!”10月9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钢都小学602班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激烈地呐喊声,这里正在举行着一场“大斗竹节人”的趣味比赛,热闹的气氛吸引了不少同学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