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唐代:元稹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宋代:曹彦约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蛰龙惊九地,飞鸟泣千山。何处寻春色,桃花满洞间。#冬季生活打卡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我们伟大的古人研究了自然的规律,把一年分了24个节气。蛰起惊雷震地来,春光先到小桃开。东风吹醒江南梦,一路飞花入酒杯。万年枝上雪初晴,晓入园林百鸟鸣。
惊蛰节气美诗五首:有信风雷催出蛰,无言桃李自成蹊。“惊蛰”这两个字实在让人过目不忘,在二十四节气当中,只有这个节气用了前缀动词和形容词“惊”,而后跟着一个有虫字的“蛰”,而通常我们使用“蛰”的时候,是有分明的体感的,比如被虫子“蛰”了一下。
《青烟威文学》作者:大漠情怀/田明山/梁文君/阮友元/毛峰/朱开道/常人/郭自生/万希文/柯美柘/韩俊清/梅山洞人摄影:沈克信(成都)南北惊蛰天大漠情怀(昌吉)中原寒暖四季分,惊蛰定听响新雷。蛰伏昆虫今已醒,愈冬麦苗绿染身。北国九九雪漫漫,东风缕缕冷浸浸。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具体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来品读。一雷惊蛰始,万物齐生长惊蛰到,闻春雷,惊百虫。古人把一年的十二个月都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