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向杲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近日,加快“地方化债”进度一事,被多地政府纷纷提上了议程表。10月11日,南通市海门区国资办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对“化债”一事实施精准化考核,将2024年度区属国企考核细化为“一企一策”,提高经营性债务管控、融资情况等化债指标比重至30%左右。
近日,市场翘首以待的化债方案终于拍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总规模10万亿。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近些年各种宽松、经济扶持政策几乎没有停过,为什么就这次的政策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呢?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推进地方化债,是助推中国经济大循环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关于监管部门如何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的讨论再起,地方政府债务急需纾解。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上,官方尚未公布其规模等数据。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称市场估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在30万亿~50万亿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