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已于去年破土开工,这是深圳最大规模的大科学装置,由南科大牵头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自己去年提出的“以大科学装置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建议落实情况。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来自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薛其坤走上通道,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提问,成为第一组的第二位发言人。在4分半左右的时间里,他分享了12岁的南科大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历程,并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他与合作者们进行科研攻关的故事。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将本年度的美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巴克利奖(2024 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Prize),颁发给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农历新年工作日第一天,广东省就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全省上下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待和信心满怀。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受访者供图/图)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非常激动,倍感光荣。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的荣誉。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下,哪些关键词可以概括他的人生经历?“皮实”的山东人薛其坤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
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了解到,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得2024年的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来源:【中国教育报】■致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取得了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一个人能走多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摄影:白杨 制图:林天羽当地时间10月24日,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设立70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籍科学家。这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从山东蒙阴一个小山村一路走来,他对物理学的热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薛其坤说:“想要揽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4日下午,记者连线南方科技大学,校方介绍了薛其坤院士的主要科研成果和担任校长后对南科大的管理工作。
10月23日,美国物理学会发布了2024年的巴克利奖获奖名单,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位列其中。这是该奖自1953年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国籍物理学家。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12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武欣中)为期两天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今天在深圳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支持单位。论坛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科技、教育以及产业领域各界人士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