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网络直播技术进步,“虚拟数字人”主播走进公众视野,与虚拟主播相关的法律纠纷也引起公众关注。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发布的一起案例显示,全国首起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纠纷案宣判。
最近一阵子,海外Twitch上的虚拟主播们画风突然变得保守了。不信的话你看,原本裸露的虚拟形象直接变成了透明,大伙再看不到半点和低俗沾边的画面。或者是这种只剩下骨头架子了的。甚至还有主播想到了更棒的想法,虚拟头像+真人身体出镜。
虚拟主播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虚拟人物,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进行直播。虚拟主播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虚拟主播会替代真人主播吗?首先,虚拟主播具有极高的可控性,能够做到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不像真人主播需要休息、生病、请假等。
在元宇宙概念与直播经济交融的浪潮下,虚拟主播行业以“中之人+虚拟形象+流量运营”的新型模式崛起,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热门现象。此类虚拟主播以精美的二次元动漫形象和有趣的互动方式,在各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大量粉丝。虚拟主播的魅力在于其虚拟形象与幕后真人扮演者“中之人”真实身份的分离。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冯烁)半夜醒来睡不着,打开平台直播间发现,凌晨也有主播在直播。这样的场景已经照进现实,而进行直播的不是别人,正是虚拟主播。今年以来,虚拟数字人在部分领域呈批量落地之势,成为替人类分忧的数字分身。然而这样的数字化平替是否存在短板?
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地区Svoye电视台,本周二推出一位新气象主播。这位人工智能主播由神经网络控制,每天出镜五次播报天气。电视台称目前还未取消真人气象主播,但未来被虚拟主播取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上线两天,这位美女主播已经圈粉无数。
大家有没有在网络上看过“虚拟主播”?虚拟主播不单是指人工智能主播,更常见的是一个由真人扮演的虚拟形象。一般来说这个虚拟形象有2D和3D两种,由真人演员提供动作、声音、情绪等,通过动作捕捉等技术让虚拟形象来同步表现主播真实的动作和表情。
“摆(烂)了”,采访中,24岁的林文轩不时吐出这句话,语气轻快,却像急着摆脱沉重的过去。2021年,他从一所211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虚拟主播。皮套,即他直播时用的人物形象:一个漂着紫色短发、身穿黑色短裙的女孩,笑起来时,泪痣缀在弯弯的眼梢下。
作为虚拟主播圈最底部的主播,他迎来了高光时刻,观看量超过3万。视频本身并不特别,吸引观众的是SWP以真面目宣告“毕业”——“毕业”,在大厂语境中是被裁员的委婉说法,在虚拟主播圈则指与粉丝道别,从此消失。
近日,一位来自海外的虚拟主播Shoto直播两小时收入达百万元一事引发热议。但多位受访者表示,虚拟主播依旧是头部的天下,赚不到钱的大有人在,更多的虚拟人则成为了品牌营销的工具人。截至2021年8月,B站有3.6万多名虚拟主播。虚拟主播真的很挣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