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近日,一位102岁的老人因骨折疼痛剧烈,无法自主行走。烟台山医院东院区脊柱外一科主任刘建青为其做了局麻微创“骨水泥”手术,老人的疼痛于当天消失。术后第二天,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了医院。
“哎呦,哎呦,可疼死我了......”94岁的佟奶奶(化姓)斜靠在轮椅上不断痛苦呻吟着。“秦主任,快帮我母亲看看吧,我们都要愁死了。”一旁的儿子焦急地说道。“大姨这是骨折了,我们可以用骨水泥来解决,创伤小、恢复快。”天呐,“骨水泥”还能治腰,这是什么情况?
◎文/本报记者 王英英 PVP,俗称"骨水泥",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从最初主要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如今“骨水泥”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椎体骨髓瘤以及椎体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疗。
百岁老人摔伤导致骨折,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采用经皮椎骨成形术,将“骨水泥”灌注到椎体内,术后第二天,老人在家人的搀扶和腰围的保护下就已经顺利下地行走,大大缓解了老人的痛苦。日前,104岁高龄的刘奶奶在家不慎摔倒后,引发胸椎压缩性骨折。核磁共振T1像显示胸12压缩骨折。
通讯员:梅舒 张若荃9月25日,已经康复出院两个多月王奶奶带着子女们来到娄底市中心医院15病室(脊柱外科),给该科的医护人员送上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关怀备至,胜似亲人”的锦旗,王奶奶说:“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你们,我要怎么在床上折磨度过后面的日子,感谢你们让我不再痛苦!
“高龄老人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恢复得真快!”近日,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胸腰椎骨折的95岁老姨,医生为老姨开展微创椎体成形手术,注入“骨水泥”,让患者第2天即能独立下床活动,身体得到快速康复。
谈到恶性肿瘤,总会让人们谈“癌”色变,肿瘤向各种部位的转移那更是令人恐慌。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其中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最为常见。(骨扫描显示椎体有转移瘤)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后不仅会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还会使骨骼硬度下降,导致病理性骨折。
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珑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摄影报道)近日,104岁高龄的刘奶奶在家不慎摔倒后引发胸椎压缩性骨折,在送到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后,王磊升主任团队为老人做了微创介入治疗——经皮椎骨成形术,也就是俗称的“骨水泥”手术。
医生在为95岁的蒋奶奶做手术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真没想到95岁高龄了,还能做手术,而且手术效果这么好康复得这么快!真的太感谢了!”近日,95岁蒋奶奶的女儿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骨二科医护团队连连道谢。
陈奶奶今年102岁高龄,平日里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家人都十分在意陈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近日,陈奶奶没有缘由的腰背疼痛,并且疼痛剧烈,无法翻身或者站立,一家人十分担心老人家会因此卧床,便赶忙将陈奶奶送往了南京鼓楼医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日讯 “前天才做的手术,昨天就能下地行走,今天就能出院了!”3月2日上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脊柱外科病区住院的刘爷爷逢人就竖起大拇指。102岁的刘爷爷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虽已百岁高龄,但身体健朗。
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正逐渐成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多发病。近日,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二科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微创一次性五节段椎体骨水泥成形手术,帮助一名高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重新站了起来。
椎体成形手术,简称PVP,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目前已广泛开展。椎体成形术时患者应俯卧于手术床,胸部及双侧髂前上棘垫垫,保持腹部悬空以降低腹压,透视下确定病变节段后,穿刺针于正位椎弓根外上缘向内下方向穿刺,一般腰椎可呈30°角,而胸椎可以15-20°角,待针尖达到椎弓根内侧缘时,侧位透视,见针尖接近或达到椎体后缘,可以继续缓慢穿刺,待针尖达到椎体内时,取出穿刺针心,实芯钻钻至椎体前1/3,调配骨水泥,于骨水泥拔丝期用骨水泥注入器将骨水泥与侧位监视下注入椎体内,一般腰椎可注入6ml左右,胸椎3-4ml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73岁男性,如厕摔伤,拍片检查脊椎轻微骨裂,医生建议做骨水泥手术,说做了就不痛,三天即可出院。术后几小时疼痛缓解,病人可起床大小便,之后疼痛反而比术前加重,乃至不能翻身、下床。现使用止痛栓期间可以下床,药性一过又不能动弹。希望有同样遭遇或专业人士帮我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