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报道】2025年2月15日至16日,北方昆曲剧院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该剧深入挖掘故宫古籍经典,以清代宫廷戏曲形态为蓝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百年、情牵古今的艺术盛宴。
8月20日,在第77届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亚洲艺术奖颁奖典礼上,亚洲艺术奖评委会向全球宣布,由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昆曲经典剧目《白蛇传》荣获最佳剧作奖。这是中国昆曲作品70年来首次在爱丁堡艺术节上斩获大奖,为中国昆曲的国际传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中国戏曲节”于6月在香港开幕,北方昆曲剧院受邀参演。7月19至21日,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凤一带队,在港举办“燕赵风华——北方昆曲剧院名剧展演”。
3月15日至16日,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北方昆曲剧院进行了第五期“荣庆学堂”学员班剧目的第一次彩排录像。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党总支书记孙明磊、副院长邵天帅,授课老师代表韩建成,北昆艺委会负责人刘巍、魏春荣、顾卫英等到现场观看了彩排。
火热7月,北方昆曲剧院赴江浙巡演组携经典传统剧目《狮吼记》《玉簪记》,在苏州、嘉兴、舟山三地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巡演。7月16日,结束巡演回归北京舞台的演员们又来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小剧场上演《狮吼记》。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8月10日,由北方昆曲剧院集结业界精英倾力打造的原创昆曲《李佩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建组启动。这部描写李佩非凡人生的作品,将是北昆在现当代题材创作上的一次突破性探索。该剧计划于今年9月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首演。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2023年和2024年交替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小剧场为广大戏迷带来了三场精彩的演出:2023年12月31日的昆曲轻喜剧《玉簪记》;2024年1月1日下午场、1月2日晚场的两场“迎新年 焕新篇 经典昆曲新春演出季——雅韵双馨清音会”。
《胖姑学舌》演出现场。 沈齐 摄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12日电 (徐巧明 沈齐)3月11日,北方昆曲剧院30多名演员来到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寻根演出。《敬德钓鱼》演出现场。 沈齐 摄据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副会长曹颖介绍,高阳县河西村是北方昆曲发源地。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值昆曲入选非遗2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应邀赴澳门举办“爱上昆曲”——传统文化走进澳门系列活动,以经典传统剧目演出和昆曲讲座分享的形式展示昆曲艺术的精髓和魅力,让澳门市民特别是澳门青少年以昆曲文化为窗口,加强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由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制作出品的春节假期特别版系列短视频《北京号陪您过大年》正式上线!今天,北京号小编将带您走进北方昆曲剧院的台前幕后,邀您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这里有地道的北京味,这里有红火的中国年。那就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8月11日至17日,北方昆曲剧院杨凤一院长带队赴爱丁堡艺术节进行交流演出,并举办首届“全球重新发现昆曲”艺术节。这是北方昆曲剧院首次在爱丁堡艺术节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首都文艺院团的艺术风采,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 1月5日下午,北方昆曲剧院创排大型昆剧《汉宫秋》举行新闻发布会,在“揭秘”《汉宫秋》的台前幕后的同时,并发布2024年公演时间表。该剧将于2024年1月10日-11日在天桥剧场正式首演,并在2月24日-25日、3月9日-1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进行公演。
在浩瀚的宇宙里,有两颗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那就是编号为212796号的“郭永怀星”和212797号的“李佩星”。10月13日,这两颗璀璨的明星在昆曲舞台上再次闪耀,由北方昆曲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礼堂成功首演。
精选剧目01 北京曲剧《龙须沟》北京市曲剧团看点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是由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