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部门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对结核病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的强调,是与会专家最为看重的措施。
目前,天气严寒,室内室外温差较大,人群聚集较多,易发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肺结核危害较大。为此,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邀请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罗林紫给大家介绍什么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和诊断标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仍居乙类传染病前列,患者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逐年增高。结核病管理专家表示,肺结核传播、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病“不知所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很多人在接受检查时,都会被要求进行痰液检查。而部分患者在痰检的基础上,还会被建议做气管镜或肺穿刺等更加“痛苦”的检查。
20多岁的小王单位体检,结果胸片上显示“肺部有阴影”,小王想到去年曾经发过一次高烧,当时还咳嗽了好一阵,又自己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听说肺结核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容易感染,而自己天天上下班都挤在地铁里,越来越感觉自己像是患上了肺结核。
近日,国家疾控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面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新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我国需进一步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推动关口前移,加强重点人群早发现、早治疗,加速推进终结结核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