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以后就不算是公司了吗?国有企业单位的改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国企的投资可能转变成为股份制,但整体上大多数国有企业单位的改制都是完全还是由国有控股,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占有绝大部分的股份一般都是51%及以上的水平。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菁 李美娟) 8月1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载题为《“员工持股”成混改国企上市新难题》的报道。报道指出,当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混改为何而改?混改因何敏感?混改新难题可有解决之道?
年内多家国企混改采用 “引入战投+员工持股”模式本报记者 吴晓璐近日,上市公司柳工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柳工集团混改成功签约。此次混改,柳工集团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的同时,1274名骨干员工以2.23亿元增资进入柳工有限。
大家好,本期我们聊国企改革中一个热词——员工持股。过去几年,给国企做了管理改革的时候,总有领导提出要在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征求我的意见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谨慎的,因为国企员工持股,远比想象的复杂。本期我们来聊聊员工持股的话题。
题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以后,武汉的国企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从国企管理体制改革到国企机制改革到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当时,武汉市的绝大多数中小型国企都已亏损多年,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93.49%。
“上持下”,是指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由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上级公司的员工持有下级公司的股权。《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对“员工范围”进行了界定: 参与持股人员应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近年来,国有企业职工投资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辅业改制以及科技骨干参股科研院所改制,为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