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之前我已经完整的叙述过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及其阳性的意义。今天我再谈谈我更为熟悉的粪常规及隐血试验的意义。读者您又了解多少呢?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大便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我们最常见到的病理状态就是鲜血便,多见于痔疮、肛裂、直肠癌等肛门及下段直肠病变。
2024年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十一个“中国便秘日”,今年的主题为“便通畅,肠健康”。世界胃肠病学组织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普遍发病率高达20%,在老年人群中则上升至50%,65岁以上人群的慢性便秘患病率竟达到67%以上。
在健康科普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很多人可能忽视却又极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肠癌的早期信号。肠癌是我国第二大癌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很多人在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患者的情况是这样的:患者是位65岁的乙状结肠癌患者,去年三月份在我院查大便隐血是阴性。这次是因为便血过来我院门诊做肠镜体检时,术前没有腹痛、腹胀、发热、进行性消瘦、乏力等不适症状,追问病史说近几个月来有大便变细的表现。肠镜检查示:退镜观察距肛门约60cm结肠可见一个大小约0.
癌症是全人类的公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贫富和社会地位的高低,病死率高。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死亡率位列第四名,近年逐步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大幅上升。
粪便常规检查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其中,隐血试验是粪便常规检查的重中之重。如果当每日出血量达到5毫升时则为阳性;反之,如果大便中含血较少或者没有血,则为阴性。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肠道是人体消化食物重要的一个部位,食物在胃部和胃酸结合后,进入肠道,通过肠道蠕动不断地被消化、吸收,最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会和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一起排出体外。当肠道出现异常后,也会在消化、排便等多个方面表现出异常,但很多人不重视。